重新閱讀《被討厭的勇氣》:從權力鬥爭中抽身的體悟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同一本書的感受會截然不同。
這次再度翻閱《被討厭的勇氣》,我特別聚焦在談論「爭論、鬥爭與復仇」的章節。

書中提到:一旦在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其實就是已經踏入了權力鬥爭的陷阱。
此時,討論的焦點便從「誰的觀點更有理」轉向了「如何打敗對方、取得優勢」。
當我們說出「對方是錯的,所以我必須讓他屈服」這類話時,
本質上就已經不是溝通,而是在競爭、在主導。

我認為,觀點的正確與否,與爭論的勝負沒有絕對關聯
如果真的想讓雙方彼此理解,靠的從來不是誰辯贏,
而是願不願意持續地溝通、傾聽,試圖找到癥結點,進而一起尋求更合適的解法。

過去遇到咄咄逼人、急著證明自己優越的人,我常會忍不住反抗,甚至和對方吵得不可開交。
但這幾年,我逐漸學會選擇「離開現場」。
我會告訴自己:不需要多做解釋,因為我的時間與情緒,都不值得浪費在「非贏不可」的對抗上。

這樣的轉變,和這本書有沒有關?
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
但至少,當我再次閱讀時,我重新得到了這個體悟,也再次驗證了這種做法對我而言,是更自在、有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