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師的藝術|拷貝、拆解、重組,一步步學會做出有自己味道的設計

偷師:拷貝、拆解、上色、拼圖
善用四步驟,去蕪存菁成大神!

最近在翻的書單中,有本講「偷師」的書讓我印象深刻。
在我們這行,總有關於抄襲與原創的爭議,然後就會出現一群正義鍵盤魔人瘋狂撻伐。

昨天和 Jane 聊天也提到一句話:

「現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沒什麼原創了。」

很多作品其實都是從 A 的結構、B 的配色、C 的氣氛裡抓出一塊,再加入自己的想法重新組合出來。
如果你有大量閱讀與觀察,就會發現「創造」其實是從模仿開始的。

致敬與抄襲,其實只差臨門一腳

界線真的模糊。
但如果真的要「抄」,那就抄得徹底,抄到連資深設計師都看不出來
某種程度,也算出師了(笑)

我最在意的是「氣」

工作中最吸引我的是那個整體的氛圍感
有些設計明明沒什麼特別的元素,卻能讓人一眼就覺得:「啊!就是這個!」

這不是單靠視覺能撐起來的,內容、文字、脈絡才是靈魂。
所以當我看到那種一味追求「版型帥氣」,但完全不顧資訊傳遞的文青系設計時,真的會起雞皮疙瘩。

這本書,推薦你們慢慢看

不用急著一天翻完,每天看一點,搭配你自己的設計練習,會更有收穫。
說不定還有時間處理你的小島大頭菜事務(?)


《偷師》書籍重點整理

這本書提出一套系統化的學習流程:拷貝 → 拆解 → 上色 → 拼圖,幫助創作者從模仿中學會精準吸收,轉化為個人風格與產出。

  • 拷貝:先從大量模仿與記錄中建立「手感」與節奏感。
  • 拆解:將好作品拆成結構、文字、邏輯,找出背後精髓。
  • 上色:加入自身經驗、語氣、風格,轉化為個人特色。
  • 拼圖:將來自不同領域的靈感元素混搭組合,打造新創作。

這四步就像創作界的加減乘除,能幫助你避開靈感枯竭、養成穩定輸出的節奏。


書中佳句節選

  • 「創意不怕『偷師』,只怕不知道偷來後要如何運用!」
  • 畢卡索:「優秀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剽竊。」
  • 達利:「沒想過要模仿什麼東西的人,也做不出什麼東西。」
  • 愛因斯坦:「邏輯能讓你從 A 到 B,想像力卻能帶你到任何地方。」
  • 賈伯斯:「當海盜比加入海軍更加有趣。」

推薦你把這些金句抄進靈感筆記本,搭配實作反覆練習。
書不是拿來看完就忘,而是讓你一邊輸入,一邊轉譯,慢慢練出自己的語感。


推薦延伸閱讀:

《偷師》:每個月要產出五篇專欄文章,會不會有一天靈感枯竭、江郎才盡? by 紀坪

Published by Genie Chen

Genie Chen 陳小吉 1981/8/1 A型 獅子座 Innovation Plus Creative Lab 超能力設計戰隊隊長兼網頁視覺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