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墾丁回高雄的路上,聽了這集 Podcast
身邊有不少朋友是薩提爾派系的信奉者
我不是,不過我讀過一些文章和書
某些部分我可以理解。
不管是打罵式的虎媽傳統教育
還是強調包容、理解、愛的教育
我有發現一個極大盲點
兩種教育理論,我認為本身沒有對錯
只是不同流派信奉者都很極端,而且過度用力
強調為孩子好、為自己好
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兩邊的理論會互相抵制對方
打罵教育常常會以為孩子好,執行處罰
薩提爾式教育會以愛孩子為出發點
愛得很用力,所以要想辦法了解對方想法,一直提問
儘管這份愛在當下是不是對方想要的
我也是兩個女兒的爸爸
你要我說我永遠愛孩子,這我說不出來
和我撒嬌的時候,我愛
和我分享生活點滴的時候,我愛
多次干擾我工作的時候,我不喜歡
姐妹吵架搬出長輩護航的時候,我不喜歡
欺騙對方找黑鍋給比自己弱勢的人扛的時候,我不喜歡
我仍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稱職的爸爸
可以乘載自己和孩子們的真實情緒
不只有喜樂,也包含憤怒、憂鬱還有不堪
也許這時候我的不喜歡,需要透過某些暴力才能遏止
也許這時候我的愛,不是只有我一廂情願
不是跟太太兩個熟稔這套教育理論
還要在孩子們有情緒時彼此較勁
也許還有其他的生活樣貌
畢竟生活不是只有一種劇本
不是只有真善美,不是只有愛。
我常會跟孩子們比喻,我們像在同一艘船上
偶而你可以賴皮,爸爸媽媽也可以耍廢
真正遇到問題時,該負起責任解決的不會只有大人
我們可以一起找出方法,而不是單方面解決某個人的情緒
長大後,說不定我們四個都決裂,老死不相往來
但在此時此刻,我希望大家都能真誠相待
我自己也不是什麼多乖巧的孩子長大的
很簡單,只要爺爺奶奶還是我們家族不找我麻煩
我就不會為難你們,要爽!一起爽
相反地,只要他們任何一個人找我碴
我他媽絕對不會放過你!
也許適度地示弱,清楚讓他們知道爸爸也是凡人
並非完美,並非是他們的天
我們也能用在同艘船的船員角色互相幫忙也說不定
打罵虎媽教育好?
薩提爾愛的教育好?
誰也說不準
我認為不管什麼方式都要讓自己還有孩子們
都可以在不勉強或是委屈自己的狀態下生活
也許一半一半,也許 60 / 40,也許無為而治
不要輕易把這些理論奉為聖經
然後傻乎乎、死板板照本宣科強加在每次的衝突上
這些專家不是我們
沒有人比我們更應該熟悉自己的狀態。
40 歲以後,我決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再來顧及其他人的狀態
就像在飛機上的氧氣罩,都是大人先用,再來才是孩子
你如果自己都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後面的都不用談了
我寫完貼文,有時候會跟阿曦分享
也讓他看看,是不是跟爸爸平常和他相處的真實狀態有出入
如果有,我會修正到貼近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