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搜集靈感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我搜集靈感組合的來源:
- 手錶雜誌、旅行雜誌(對排版與節奏觀察)
- 中古 CD、寫真集、封面設計(構圖與文字比例)
- 便利商店、書店雜誌區(快速瀏覽訓練構圖敏銳度)
如果只以「編排設計」來看,我自己其實很少買設計圖鑑
也不太會照著名人推薦的「設計指南」或「版面大全」來做。
很多靈感,反而來自日常接觸的紙本內容。
像我平常會翻的手錶雜誌,就藏有超多設計小巧思。
手錶商品體積不大,攝影角度通常會有正拍、側拍、45 度斜拍。
為了強化視覺張力,版面設計常會使用局部放大、比例切割、拆解零件
或跨頁情境照等手法來營造質感。
另外,「字型應用」和「比例控制」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能不能營造出所謂的高級感,常常就靠這些細節。
甚至就連 AV 封面、男性寫真集,也是靈感來源之一。
從配色、排版、文案句型到標題的層級規劃,其實都藏有設計思維。
這些靈感來源,日常生活就能接觸到
不用跟風買書,也不用看到某設計師「操刀」就覺得非讀不可。
設計從生活中來,不是從崇拜裡來。
下次閱讀或逛書報雜誌的時候,不妨多觀察一下細節。
很多版型、對比、比例、空間感,其實都藏在裡面。
提供幾個很棒的排版截圖:
能把這麼多資訊塞進畫面,還能兼顧節奏與美感,
全靠設計師的功力與版面思維。
如果你也常被問「靈感從哪來」,
也許下一次就能從便利商店雜誌架開始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