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qlo Wakeup 向你說早安

我是個很會賴床的傢伙,對起床鈴聲免疫,總能在鈴聲響起的同時準確地關閉鬧鐘
所以…..在上班日常常會有不小心睡過頭的狀況發生。(羞)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了UNIQLO推出了新的Wakeup App
原創背景音樂共有七種不同的變換方式,根據每日天氣和時間準時播報,喚醒瞌睡蟲

接下來,暫時沒有藉口賴床了….

Wake up with music that changes with the weather.
Share the start of your day.

Uniqlo Wakeup 按我連結>

隱藏在音樂MV中的歌詞小巧思

從事平面和多媒體設計中,文字和圖像的編排很微妙
一般講求字型、比例、配色、位置與主從關係
只要一個不小心,整個氛圍都會被破壞

近幾年的MV和電影都會在字幕上做些設計,哪怕是謝幕的Cast都可以做得很精美
誰說歌詞(字幕)只能乖乖地當配角? 瞧瞧這些不一樣的小巧思吧

三款頗具臨場感的網站設計

轉載自innovation plus超能力設計戰隊

可怕的專案月總算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可以專心地整理先前看到的好創意,分享給大家。

全滿版網站至今已屢見不鮮,特別是在Flash網站的應用更是廣泛
超能力設計戰隊這邊就經常接觸這類型的專案
但….如果場景可以跟著使用者接觸捲軸移動呢?

今天要介紹大家三款頗具臨場感的網站設計,以HTML5作為開發基礎。
畫面過場和視覺的質感非常不錯

如果是這樣全滿版的設計,你會想到怎麼應用呢?
我阿~我倒是很希望有一天台灣的夜市或博物館(展演空間)也能做出這樣酷的導覽網站
我想應該會很新奇吧?!

 

1) New Zealand 100% Pure (http://www.newzealand.com/int/)
採上下捲動的方式,右方的Google Map也會同步定位。酷吧?!

 

2) VIA BUS STOP MUSEUM (http://www.viabusstop.com/museum.html)
把百貨公司專櫃擺到網站上,透過精緻的轉場也能讓看似普通的網站變得生動有意思。

 

3) 360° Langstrasse Zürich (http://www.360langstrasse.sf.tv/page/)
我最喜歡這個網站。除了採第一人稱的角度呈現畫面外,程式在Loading圖片也是相當流暢。
試著把畫面捲到任一個場景上,然後停下來幾秒鐘,留意看看有什麼特殊之處?
原來….他把動態模糊帶到畫面上了,既不突兀也能讓畫面多了預留讀取的時間,超酷!!

Live The Language 來自語言學校的招生廣告

第二語言是不少人心中的痛,尤其是在早些年接受了痛苦的聯考死背單字煉獄後,能不碰就不碰。

有很多朋友(包含我自己在內)在外語閱讀上還算OK
一旦出國需要溝通,尤其是到歐美國家時
才驚覺自己的對話說得很癟腳
會的詞彙更是少得可憐
在越來越不敢說話的情況下,只好退而求其次
善用手語,用比的比較快!!

正因如此,有越來越多人計畫一邊到國外旅遊,一邊學習語言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支很有趣的語言學校招生廣告
透過影片的生活化,帶出各國特色及有趣的單字

我想這才是名符其實的 “自然而然習慣兩種語言”

Chromaroma,連結磁卡車票的打卡遊戲

Facebook可以打卡,智慧型手機中的Apps.也多半具有共享位置/顯示所在地功能
但….可曾想過每天通勤使用的磁卡也是一件標示所在地的重要工具?!

曾經造訪倫敦的朋友,應該對其便捷交通網與Oyster Card不陌生。
日前在倫敦舉辦了名為”Chromaroma“的打卡遊戲

遊戲玩法相當簡單,只需在Chromaroma所屬官網上註冊
登錄成功後,Chromaroma將導入用戶的地鐵,公共汽車和自行車旅行史
記錄旅遊刷卡明細和乘客旅行中遇到的相近位置用戶
除此之外,官網也提供任務(如收集符號),交予會員
完成任務後,可獲得獎勵積點,名列網站英雄榜

這樣的新功能,也算是一種另類的LBS應用吧?!

來瞧瞧影片示範!!

QR Code,充滿方塊與線條的神奇條碼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QR CODE(二維條碼)也在台灣流行起來了。

QR CODE最早由由日本Denso-Wave公司發明,在日本雜誌、網站及商店促銷中有很廣泛的應用。
QR來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即快速反應的意思
發明者希望QR碼可讓內容快速解譯,有別於昔日以線條粗細來編撰的條碼,二維條碼有著更大的資料儲存量。
舉凡網址URL、純文字、電話號碼和SMS簡訊,皆可透過QR CODE重新編碼後,匯出密碼圖片。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很有趣的QR CODE視覺設計,或許有一天真的能以這樣有創意的方式呈現
對於我們從事設計業和即將推出活動的商家來說,也會是一件很有趣的挑戰。

QR CODE免費線上製造機 http://qrcode.kaywa.com/

(引用自 Innovation Plus Creative Lab)

超能力~變身!! 日本超人文化與產品的不敗結合

(引用自 Innovation Plus Creative Lab)

好!我自首!! 今天這篇文章完全是為了滿足私慾,介紹我最愛的超人戰隊系列。
這是不少男孩們兒時的夢想,更是阿吉我曾經憧憬的夢幻職業之一
(不信~?! 瞧瞧我們工作室的名稱就知道了)
當然,避免離題,今天要分享還是要和產業有關

絕大多數的清潔用品、保健用品廣告大同小異
要消滅細菌,打倒病毒,除了具備良好的衛生習慣外
如果還有位維護居家安全、體內和平的戰士保護我們那就更完美了

日系品牌Lion和Fiber-Mini透過這樣的概念,設計了超人和怪物系列的設計
將公司產品象徵超人,將細菌病毒擬人化,消滅生活中有害細菌、病毒

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責大任,就交給Lion、Fiber-Mini和閣下您了!!
超~能~力~ 變身!! (閃光狀)

バルサンマンSPECIALWEBSITE ( 按我連結 )

アウトプット・ドリンク FIBE-MINI ( 按我連結 )

———————————————————————————————————————————————

同場加映:
莫名其妙的超人影片及假面騎士經典變身影片
我必須要說,在編寫文章的時候,我整個人都熱血沸騰起來了!!



Moustaches Make a Differerence. 為新加坡前列腺癌籌綽研究基金



我一直很想留鬍子,像日劇演員玉山鐵二、真田廣之或音樂人降谷建志那種。
但每次留長鬍子,總讓女友或死黨們嘲諷像是”未成年學生偷騎爸媽機車”的感覺。

鬍子是男性頗具特色的性徵之一,也是許多偉人們必備的臉部”個性配件”之一。
試想…今天孫中山先生、甘地、切格瓦拉或是達利少了鬍子
會是怎麼樣的面貌?

其實,這是新加坡前列腺癌籌募基金會想到的創意
以鬍子代替男性性徵,改以詼諧的方式籌綽基金
擺脫了慈善機構慣有的苦情訴求。

看完官方網站後,也歡迎大家發揮愛心透過Paypal捐贈愛心。

至於我夢想中的鬍子,也歡迎善心網友提供良方給我
當不成型男設計師,或許街友風格的設計師STYLE也會很適合我。

官網連結: Moustaches Make a Difference.

—————————————————————————————————————————–
同場加映:
Mavis推薦的iPhone App.透過拍照可以幫自己裝上假鬍子。(iTunes Store Japan,無料)
http://itunes.apple.com/jp/app/id404099903?mt=8

【轉貼】村上隆給「還不知未來要做什麼」的你五個建議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做著自己喜歡、也適合自己的工作,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另一種人做著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自己的工作,為了餬口而過著懞懞懂懂的生活。」日本文壇上跟村上春樹齊名的村上龍,在暢銷書《十三歲的Hello Work》中如此說道。

不在學校念書、沒上班、也未接受任何訓練的「尼特族」(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二○○四年,日本有六四萬名十五到三四歲的未婚年輕人離開職場或找不到工作,佔總人數的二%,預計二○二○年將增為一二○萬人。

十三歲就該思考未來

此外,「飛特族」(freeter,只想打工、不願找正式工作或不知道要做什麼的人)也從一九九○年的一八○多萬人,激增至二○○一年的四一七萬人。
村上龍認為,在脫離童年、邁向成熟的十三歲關口,是人生的重要關鍵,應該在這時就開始認識各種職業的樣貌,想想自己的專長或興趣適合走哪一條路。
否則,若等到大學畢業才開始思考未來的路,就太遲了。

《十三歲的Hello Work》宛如一部「就業百科全書」,介紹五一四種職業,說明每個工作的性質,以及所需的技能與人格特質。
查詢相關職業、以及哪些學校或機構有提供這些訓練課程。

選擇職場之路的五個建議

筆觸一向直探人性幽暗底層、對社會問題一針見血的村上龍,除了在作品中生動描繪失去人生方向的年輕人過著怎樣的沈淪生活,也為「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新世代,提出未來工作上的建言:

一、如今所有的企業都面臨激烈競爭,能讓你一進去就待到退休的公司已不存在。

正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其二○○五年話題之作《世界是平的》書中所說,這年頭不可能再有「終身雇用制」的公司,而是個人應該要增進自己的「終身受雇力」。

二、與其考慮「要進哪一家公司上班」,不如思考「未來自己想做什麼」。
既然「終身雇用」已不復存在,你要思考的就不是一家公司的薪資高、福利佳,而是依據自己想做的事,來思考哪一家公司最能讓你發揮所長。

三、成功典範是不具參考價值的,因為每個成功人物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條件與經歷,其成功法則僅供參考,無法複製。

一般媒體往往好以「貧者致富」、「迅速成功」的案例來吸引讀者,但無論那些案例多麼動人,畢竟是別人的人生、別人走過的路;你即使分毫不差地照著其「成功方程式」來做,也無法讓他們的成功在你身上重現。你唯一能複製的,只有他們的奮鬥精神。

四、大學畢業才來想「將來要做什麼」已太遲,應該在十三歲就開始認識各行各業並加以思考。

這也正是村上龍撰述《十三歲的Hello Work》用意所在,他希望以深入淺出的繪本方式,讓中學生開始了解各種常見的正當工作,及早思考哪些是適合自己的。而不是像小學作文時寫「我的志願」,全班一半以上都寫「科學家」、「總統」,但其實心裡卻不清楚當一個科學家或總統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能力與特質。

五、你將來要做什麼、想做什麼?這個問題只有你能回答,要靠自己去找答案。

在科技進步與全球化趨勢之下,雖然有些工作因不合時宜而慢慢消失,但更多以前所沒有的新興行業卻不斷湧現。
因此,現代人其實擁有比以前更多的機會。只要及早開始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及早認識各行各業所需的能力與個人特質,就能避免或縮短摸索時期的跌跌撞撞,早日邁步走向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